新闻中心

23

2018

-

03

1000个中国特色小镇的大型游乐设施该如何规划

国家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未来农村将成为以现代农业为支撑的小村镇;现代农民和休闲度假高端消费人群,对住宅的需求也将会迅速增加。  随着乡村逐渐向城镇化靠拢;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打造培育1000个左右特色小镇;加速农业地产的发展。据官方的定义,“中国特色小镇”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其既不同于建制镇、工业园区、产业园、经济开发区、旅游区,又不是五者的简单叠加 。


  国家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未来农村将成为以现代农业为支撑的小村镇;现代农民和休闲度假高端消费人群,对住宅的需求也将会迅速增加。  随着乡村逐渐向城镇化靠拢;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打造培育1000个左右特色小镇;加速农业地产的发展。据官方的定义,“中国特色小镇”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其既不同于建制镇、工业园区、产业园、经济开发区、旅游区,又不是五者的简单叠加 。

  从中投之星规划建设的中国特色小镇来看,所谓中国特色小镇并非城镇化建设中一般意义上的小镇,而是有着鲜明的特色,其与建制镇,工业开发区、旅游区功能定位不同的一种城镇化模式。通常,中国特色小镇拥有以下特点:

1. 特色之一:通常在上海,杭州,北京等产业基础好的城市周边,距离城市中心30到50公里。

2. 特色之二:不只是地产开发,而是把支撑小镇的基础生态农业包含在内。

3. 特色之三:模式创新:基础农业配套&为返乡创业的人提供产权保障,开发现代农业,有效抑制人口流出。

4.特色之四:在建筑规划中,90%的是住宅,预计售价1万/平米,10%的是配套设施,包括医疗、教育、餐饮、航空、生态农业、旅游、养生、养老、娱乐和文化等。

 

中国特色小镇的背后需求:

1.老龄化背景下的“银发经济”。世界银行相关数据预测:2025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3亿,占比例为百分之21,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也将达到百分之13.7,接近深度老龄化社会。城市紧张的交通状况,污浊的空气,使其并不适合养老。而周边小镇和乡村显然成为养老的理想之地。

2.大城市承载力日益受到挑战。2016年,北京五区公布人口上限,这标志着以北京为代表的大城市人口数量已经开始逼近人口上限。大城市病,指的是在大城市里出现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症状”。由于中国一些大城市的“城市病”日益严重,很多上班族不得不逃离“北上广,到二三线城市寻求新发展。环境污染同样严峻,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不仅仅是雾霾,大城市病还体现在户籍歧视,入学难,资源紧张等,城市的承载力已经遭遇空前挑战。很多城市中产阶层渴望在城市周边有自己的一块地或者农庄,可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享受田园生活。

3.城市生活节奏快,人们对“慢生活”需求增加。笔者曾经对某二线城市周边的房地产市场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周边的别墅虽然价格不菲,但生意十分火爆。这体现了人们对城市快节奏生活的厌倦和慢生活的向往。特色小镇正好能迎合这一需求。

4.地理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的需要。随着城市的日渐拥挤,承载力日趋紧张,城市一些特色产业向周边转移成为大势所趋。未来,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大城市周边,形成若干具有产业特色,呈卫星状环绕城市周边的地理形态。这样,既可以将一些产业分离出去,发展周边经济,又可以缓解大城市的压力,其离城数十公里的距离又可以使得其可以共享城市的教育、科技等资源和发展红利。实现协调发展。

5.农民回流与产业空白的矛盾凸显特色小镇的必要性。与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同时出现的是,大量农民工回流,由此也形成了就业压力。如拥有800万务工人口的重庆,目前保持稳定回流态势,市内就业的农民工已超过市外近100万人。大量的回流人口客观上增加了对产业的需求。

5.农民回流与产业空白的矛盾凸显特色小镇的必要性。与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同时出现的是,大量农民工回流,由此也形成了就业压力。如拥有800万务工人口的重庆,目前保持稳定回流态势,市内就业的农民工已超过市外近100万人。大量的回流人口客观上增加了对产业的需求。

  所以在规划特色小镇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消费层次及消费对象,不能通篇的模仿成功特色小镇的模式,例如在游乐场设备的采购配置上,更加应该考虑到当时人的消费水平,如果是中低端消费,则应该配置一些采购成本在几十万一台的家庭式中小型游乐设施,收益效果和游玩的人群才是最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