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3

2018

-

07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游乐设施制造业发展前景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宏大,涉及众多产业新型发展,金博游艺作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游艺机制造商,在这波大政策下有怎么样的发展前景呢?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宏大,涉及众多产业新型发展,金博游艺作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游艺机制造商,在这波大政策下有怎么样的发展前景呢?

2018年6月26日,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李铁应邀出席“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主要从城镇化的背景下来看大湾区的发展,采用了国际比较分析的方法,将粤港澳大湾区和国际上的其他湾区的发展进行了比较。

 

一、大湾区发展现状

 

人口和面积。粤港澳湾区有6950万人,要比国际上任何一个湾区的人口都多,相当于纽约湾区的3倍,东京湾区的1.5倍,旧金山湾区的近10倍。从土地面积来看,粤港澳也是最多的,有5.6万平方公里,而纽约湾区只有2.1万平方公里,旧金山只有1.8万平方公里,东京湾区面积是粤港澳的三分之二。

 

    城镇化水平。首先从城镇人口规模看,粤港澳湾区不包括港澳的人口是5241万,包括港澳是6041万,可以看出区 别还是很大。二是大湾区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很高,有85%,基本已经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完成了城镇化进程。但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有53.3%,相当于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平均水平,比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高出10多个百分点。所以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来看,粤港澳湾区在世界上还属于中等国家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粤港澳湾区人均GDP和其他湾区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和纽约湾区相比不到一半,是旧金山湾区的五分之一,是东京湾区的一半。

产业发展结构。湾区含港澳的工业化比重是31.9%,不含港澳是42%。如果湾区的城镇化率是85%,即便是不含港澳的工业化比重42%,也算是很低的了。另外三个湾区的工业化比重在20%以下,三产比重都在80%以上,不含港澳的大湾区三产比重只有56.3%,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处于工业化中期偏后过程,没有完全完成工业化进程。所以粤港澳湾区除了少数几个城市外,基本还是以工业为主导产业。

 

城市规模和数量。全国人口14亿,广东省人口1个亿,大城市过大是中国城市发展中突出的问题。东京湾区超过千万人口的城市只有1个,纽约湾区只有一个800万人口城市,旧金山湾区没有大城市,而粤港澳湾区有2个千万以上人口的城市,2个500到1000万人口的城市,100-500万人口的城市5个,50-100万人口的城市7个。整个中国城市管理体制过度向高等级城市集中。

广东省的中小城市发展在全国算是比较好的,在全国各省里是拥有中小城市数量最多的省份,但是依然没有东京湾区多。说明我们中小城市的活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也代表了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城市规模分布的特点。

 

 

二、城市群发展的前置条件

 

1、制度性条件

 

湾区其实就是城市群,在湾区的内部和外部分布着各个行政区。城市的数量、规模和空间的分布都有自己的特点,这里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湾区之外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经济不发达地区,这些地区如何与湾区融合。总书记提出的三大战略,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补短板,补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短板。所以湾区的发展如何带动周边不发达地区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第二,湾区的发展和城市结构有关。资源过度集中在特大城市、省会城市、特区城市以及珠三角的中心城市,没有更好的发挥中小城市的作用。另一方面,过多的强调优质资源集中化,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房价上涨。强调湾区的“9+2”个城市发展,不能只关注湾区内的大城市发展,要注重对周边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

 

最早南海新区规划80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不到300平方公里,投入已经上千亿,发展速度却非常之慢。因为如果通过行政力量将资源都调动到南海新区,其他地区则无法通过正常的市场竞争得到资源。所以湾区的发展应该是整个广东省珠三角城市群的集体性发展,而不是只强调某一个新区或行政地区的集中发展。

 

从世界上湾区发展的规律来看,旧金山湾区没有特大城市,可是人均GDP是我们国家湾区的5倍。原因就是旧金山湾区的发展充分调动了周边所有城市和中小城市发展的积极性,平衡资源降低发展成本。而我国湾区概念的提出,更多的还是以行政为主导的等级化管理城市向核心城市、中心城市发展,事实上我们工业发展成本已经远远超过它的承载能力。所以在提出湾区发展的时候要调整思路,按照市场规则来平衡资源分配,进行改革。

 

2、交通基础设施体系

 

从地铁长度来看,两个千万人口以上城市,肯定会发展地铁,人口多所以地铁发展会快。

 

从高速公路里程来看,纽约湾区3万多公里,粤港澳只有8555公里,面积比纽约湾区还大,主要差在市郊铁路,近郊区的轨道交通,我国近郊区轨道交通基本等于0,北京有87公里,上海没有。最近佛山与广州的轨道交通通了7条线,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和世界上其他湾区相比差距还是很大。

 

这个差距为什么会导致不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呢?产城融合,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三产比重上升,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我们看刚刚发达国家的湾区三产比重都在80%以上。如果服务业占主导地位,交通结构就会发生变化,会由以物流为主导的交通运输结构向以人为主导的交通运输结构转变。

 

广东的道路拥堵、大货车噪音污染问题很严重,就是因为我们产业结构还没转变。交通结构远远不适应未来湾区提出的远大目标,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远远滞后。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城际轨道交通严重滞后。

 

  

3、工业用地成本的空间变化

 

工业用地的价格随着空间的变化,距离中心城市越远,地价越低。湾区“9+2”城市里,新招商引资的企业已经不能承受当前工业用地的价格,无论新区有多好的招商引资条件,工业承受高价土地的能力越来越低。

 

4、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总书记在两会上跟广东代表团讲了逆城镇化现象,对于湾区地区则是逆特大城市化现象。在城镇化率越高的地方,居住、消费和工业都会远离中心城市。

 

一是地产郊区化

 

顺着主城区向外30-50km,地产价格的变化。除了深圳以外,9个城市从2010年到2017年的主城区和郊区住房供给变化。能够看出地产郊区化现象还是比较突出。

 

全国很多地方房价上涨,政府就出台限购、限价政策。但在应对房价上涨的时候,行政手段不是唯一的,空间上的调节也是很有效的。例如,都说佛山的房价涨了,大多数房子都是广州人在买。因为从佛山到广州地铁半小时就能到,然而广州的房价5万多,佛山的房价却只有2万多,对于广州人来说实际上房价反而降了。

 

控制房价不能只是限价,这是我们房地产政策一直以来的问题。要充分的利用空间优势来解决中低收入住房供给问题,也是大湾区发展中,解决人口要素,解决白领、蓝领住房问题的一个办法。

 

二是消费郊区化

 

周末出城消费、郊区消费,全国已经非常普遍了。这也是带动珠三角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逆城镇化的主要表现。产业发展格局开始从中心城市、特大城市,顺着50km-100km半径外溢,工业企业开始产业转移,服务业向城区集中。随着城镇化发展,城区的服务业将会占主导地位。

 

 

三、发展思路及政策建议

 

1、调动湾区各类城市积极性

 

一是给中小城市下放管理权限。为了实现湾区的整体发展,就要考虑到要下放行政管理权限,要给所有的城市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城市之间的竞争也应该市场化,不能再用等级划分的方式,集中在核心区域发展。因为土地成本会随着空间变化而变化。

 

二是集中的新区和分散的产业园区要互补发展。南沙新区主要承载的是高科技产业,高附加值产业。更多的产业应该去湾区内陆的其他城市或者外延的小城市发展。

 

三是降低产业发展成本,允许企业到中小城镇落户。

 

四是给中小城市更大的发展空间,要进行政策改革。

 

2、在更大范围内调动资源,降低发展成本

 

在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同时,也要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条件,降低发展成本。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是短板,可是所有的独角兽企业、创新型企业都是从中小企业开始起步的。不能只关注大型企业,要补地区发展短板,利用空间优势来调整。

 

3、激发人口要素活力

 

广东1亿人口,2400万外来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了30个百分点,原因是没有很好的解决外来人口问题。深圳管理人口有2000万,常住人口1300万,户籍人口300万。解决这些人口的长期发展问题,既要补中小城市、落后地区的短板,还要补人口短板。

 

4、加大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湾区发展不能只注重高端人口,因为所有人口都有活力。要根据就业现状调整政策,鼓励外来人口落户就业,落实中央提出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战略部署。提出大湾区发展战略的时候一定不能忽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些人口的二代也是城市最具有活力的人群,创新能力强且成本低。

 

5、优化和完善交通结构

 

适应服务业发展,把以物流为主的交通格局调整为以人流和物流并重的交通格局。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特别是城市群之间和郊区的轨道交通,增加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为人流服务的轨道交通,促进城市间的联系。

 

6、适应逆城镇化进程,促进城市资本下乡

 

进行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激活乡镇工业闲置用地,利用企业和农村集体共同建设工业园,允许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提出乡村振兴,如果城市要素不进入农村,乡村不可能振兴。农民不减少,乡村也不可能振兴。如果不允许农村资产流动,土地资产流动,城市资本下乡,何谈乡村振兴?

 

大湾区的发展,要考虑城镇化的发展前景,结合广东实际,注重补短板,发挥中小城市活力。只有发挥人口要素的活力和作用,正确认识发展现实,才能解决未来高端发展和补短板相结合的问题。

 

作为大湾区的游艺机生产企业,应该充分了解政策走向,提供游乐设备研发设计能力,塑造企业配套能力,对于地域性需求的游乐设备能够做到标准化按需定制,保持游乐设施行业创新驱动力。